懒猫微服实战入门(十一):一键换源指南:用 chsrc 开启丝滑体验
最近懒猫微服的系统固件进行了更新,默认的软件源重新指向了国际源。估计是为了方便海外用户,但对于国内开发者来说,访问速度顿时大打折扣,软件安装和更新频繁卡在连接阶段,着实是一个问题。
正巧群友推荐了一个神器 —— chsrc
。这个工具支持一键切换系统、Python、conda 等多个主流组件的源,简洁高效,非常适合懒猫微服这样的轻量环境使用。
下载并安装 chsrc
chsrc 项目在 Gitee 上提供了预编译的可执行文件,适用于不同架构的 Linux 设备。我当前使用的是 x86_64 架构,因此只需运行以下命令:
1 | curl -L https://gitee.com/RubyMetric/chsrc/releases/download/pre/chsrc-x64-linux -o chsrc |
下载后,为了方便使用,我们通常会把它加入环境变量。但懒猫微服的一个特殊机制是:除了 /root
目录,其他目录在每次重启后都会被重置。这意味着如果你将 chsrc 放在 /home
或 /usr/local/bin
之类的目录,它在下次重启后可能就不见了。
所以我将 chsrc 的二进制文件移动到了 /root/app
下(可以新建这个目录),并在 ~/.bashrc
中手动追加了环境变量:
1 | export PATH=/root/app:$PATH |
这样每次打开 shell 时,系统就会自动把 chsrc 所在路径加入 $PATH
,确保我们可以直接使用 chsrc
命令。
一键更换 Debian 软件源
懒猫微服是基于 Debian 的发行版,因此可以直接运行:
1 | chsrc set debian |
运行后,工具会先检测系统当前源格式(支持新版 deb822
),然后测速多个国内镜像源(如清华、中科大、阿里等),自动选择最快的源进行替换,整个过程完全自动化,再也不用去网上搜帖子找各种源了。
更换 Python 镜像源
除了操作系统本身的源之外,也能更换 Python,node 这样的源。
我制作了一个 Miniconda 的一键安装脚本,用来替代系统自带的 Python3.11,用 conda 虚拟环境管理起来很方便。
1 |
|
这个脚本的好处是全程自动化,不需要你动手点选目录,也不必一步步设置环境变量,适合懒猫开发者在新设备或系统还原后快速恢复工作环境。
安装好 Miniconda 之后,就可以利用 chsrc
来更换 pip 源了:
1 | chsrc set python |
此命令会将 pip 的默认源改为清华源或豆瓣源等国内镜像,提高模块下载速度,彻底告别“卡在安装 xx 模块”的窘境。
最后一步,把 conda 的源也换成国内的。直接执行:
1 | chsrc set conda |
然后需要手动更新 .condarc
配置文件。
小结
这次我体验了 chsrc
在懒猫微服上的完整使用链路,感受可以总结为三句话:
- 能跑就行?不,要跑得快。
- 别用默认源,懒人换源有奇效。
- 系统、Python、Conda,一条龙解决卡顿。
如果你也在用懒猫微服、或者在其他 Debian 系的轻量服务器上摸索开发环境,强烈推荐你试试这个工具和脚本组合。毕竟,“懒得配置”不应该成为“卡在配置”的理由。
懒猫微服实战入门(十一):一键换源指南:用 chsrc 开启丝滑体验
https://xu-hardy.github.io/懒猫微服实战入门(十一):一键换源指南:用-chsrc-开启丝滑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