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猫商店如今已有 1000+ 应用,日常使用中经常要在搜索栏反复查找,着实有些不便。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答案是:可以直接把网页保存成 Mac 应用,像手机 App 一样快捷打开!

下面就手把手教大家几种实用的方法。

优雅方案——PWA

在 Mac 上,我们有更高级的玩法。
不少现代网站都支持 PWA(Progressive Web App),简单来说,就是让网页像 App 一样运行:

  • 可以像应用一样安装在本地
  • 点击图标就能直接启动,无需打开浏览器
  • 界面简洁,没有多余的地址栏和标签页

下面是懒猫清单的安装效果:

懒猫清单 PWA 效果图

阅读更多

我用Amazon Q写了一个Docker客户端,并上架了懒猫微服商店

https://appstore.lazycat.cloud/#/shop/detail/xu.deploy.containly

自从被种草了 Amazon Q,我陆陆续续写了不少小软件,其中这个 Docker 客户端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比较符合自己平时使用的习惯,也分享给一些朋友和 NAS 爱好者来用。

image-20250606190108571

故事还要用上次折腾黑群晖说起,本意想把 NAS 和打印机共享二合一的,所以把闲着的软路由做了改装。顺便使用 Docker 跑一些服务,有老本行的 ES 集群,也有自己写的一些工具类型的服务。

阅读更多

深度长文:NAS大降价的年代,我为何接受溢价来购买懒猫微服(附送回本攻略)

最早知道懒猫微服,是去年的时候,那个时候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价格比同类型产品要贵一些,但是很极客风,不过硬件配置比传统 NAS 要高出很多。但在现在各种小主机盛行的年代,这台机器就显得性价比不高,甚至有些人认为有割韭菜的嫌疑。

今年朋友又过来推荐,说是售后很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答疑,比如把三方监控放在存在 NAS 里,比如想用私服搭建游戏服务器等等,而网上不管怎么样,还有说情绪价值一定给拉满的。

最早的技术答疑,咨询上架应用

第一次咨询的时候,是和 CEO 通了个电话,抱着将新将疑的态度购买回来,拆箱,测评。相信其实很多人即使没听过王勇,也一定听过或者用过 Deepin。大学的时候使用过一段时间的 deepin,很多细节确实符合国人的使用习惯。这个背书对于技术人来说,实在是一下子路转粉。想想自己在电话里还跟对方说,其实专业的技术人员,不用和我说这么直白的词,再想想王总在 Deepin 以及 Emacs 方面的贡献, 实在是有些惭愧。

阅读更多

自带内网穿透,懒猫微服治好了我的NAS焦虑

知道懒猫微服是一两年前,最初的印象是极客机甲风格,有颜值有性能有。近期入手也是出于朋友推荐,主要还是喜欢自带的内网穿透功能,虽然家里有公网 IP,但是不定时会被运营商封端口(不止常用端口),总是一阵一阵的,询问运营商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倒不如选一个商业的产品然后省去自己折腾的时间吧

虽然我一直很想 DIY 这样一款产品,开源的大多是 KVM-base 的方案,或者还有商业的 EXSI。毕竟个人精力有限,一直搁置到现在,然后随着事情越来越多,就购买了一台来玩玩,也脱胎换骨当甲方提需求。官网如下:https://lazycat.cloud/

image-20250504201210064

机器是这样的,浓浓的机甲风格连,着运行了几天也一点都不烫。之前还担心炒豆子的问题,其实相对于白天的噪音几乎是没有的。

阅读更多

懒猫微服进阶心得(一):M芯片移植懒猫应用构建Docker镜像的常见问题排查及解决方案

本文是使用 Apple silicon 的 MacOS 移植到懒猫商店的踩坑记录,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Apple silicon 很好,在这年几乎带起来 ARM 的生态。但这也拉开了 ARM 和 X86 之战,用户在两大生态中穿梭,只能增加自己应用的兼容性。就比如说用来打包的 Docker image,尽管编程语言和操作系统都在底层屏蔽了硬件架构,但是容器还得用相同架构的。

这是之前移植开源项目时候忘记打包不同架构的 image 而直接推送到懒猫镜像仓库导致的问题。MacOS 默认打包了 ARMv8 架构的镜像,在 X86 上也无法运行。

1
2
pg-docker run -p 5000:5500 registry.lazycat.cloud/u04123229/you/doudizhu-scorer:d1d9085174c0bf8c
WARNING: The requested image's platform (linux/arm64/v8) does not match the detected host platform (linux/amd64/v4) and no specific platform was requested
阅读更多

懒猫微服进阶心得(十):本地开发,如何接入懒猫微服的 OpenID Connect (OIDC)

我们知道懒猫的 OpenID Connect (OIDC) 无需在后台申请,商店里的应用在运行的时候会自动申请,但是本地测试的时候就不太方便。

一般是需要用其他的 IDP 作为测试环境,因为 OIDC 的协议是通用的,不像 OAuth 这么百花齐放。

以我的“家庭任务通知”APP 为例,讲解下在开发模式下接入懒猫微服的 OpenID Connect (OIDC)。


添加 OIDC 登录逻辑

首先前端需要有一个 OIDC 的登录按钮,然后做好 OIDC 的逻辑:

image-20250626104429835


使用懒猫 ENV 查看器导出本地配置

从应用商店安装我写的“懒猫 ENV 查看器”,导出 env.example 文件,导出项目之后重命名为 .env。这样就可以把商店里的 ENV 复制到本地的开发环境。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应用名字和回调函数还是原来的,不要轻易去改。遇到问题再手动调试。

https://appstore.lazycat.cloud/#/shop/detail/xu.deploy.env

阅读更多

懒猫微服进阶心得(二):一台机器跑三套 Docker?深入解析懒猫容器的共存机制(上)

本文仅代表个人视角对懒猫 Docker 的拆解分析,内容为基于现象的倒推推测,不代表懒猫官方实现方式。

拿到任何 NAS 的第一件事是开启 SSH 功能,第二步就是用 Docker 启动容器。

懒猫微服这个 docker 还不太一样,一个有三个 Docker:

docker : 运行系统组件

pg-docker: 普通的 docker,让我们拿来玩

lzc-docker:运行懒猫商店的 docker

三套 Docker 引擎初探

我们先来看看这三套 docker 引擎跑了些什么,从 ps 看起:

阅读更多

懒猫微服进阶心得(三):一台机器跑三套 Docker?深入解析懒猫容器的共存机制(下)

在上一期里,我们剖析了懒猫微服原生的三套 Docker 共存方案,这次我们来看看怎么在懒猫微服上启动新的 dev-docker 引擎,既能拓展使用,但又不与现有环境相互污染。

核心思路

  1. 独立 daemon.json 指定专属数据目录 / Socket
  2. 一个包装脚本 dev-docker 让你照常敲 docker 命令
  3. 需要时随时启用,不用时一条命令即卸载

目录规划

我目前是在 root 目录下新建了一个 dev 目录,新的容器所有数据都在这个目录下。

1
2
3
4
5
6
.
├── dev/
│ ├── data/ # 镜像层、容器元数据
│ ├── exec/ # 运行时文件
│ └── daemon.json
└── dev-docker # 包装脚本,照样敲 `docker`
阅读更多

懒猫微服进阶心得(四):每次重启都丢配置?用 systemctl --user 自动装回环境!

在懒猫微服中,为了防止用户误操作破坏系统,默认启用了“重启还原机制”——每次重启都会还原大部分系统改动。不过,用户主目录的数据是保留的(例如 /root/),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条生路。

以往每次重启后,我都要手动重新安装 htopsudohttpie 等工具,重复操作实在麻烦。之前在 VIP 群里沟通过能否允许使用 systemctl 自启脚本,现在终于支持了 systemctl --user 的开机启动功能,第一时间来体验一下!


💻 安装脚本 init.sh

我们把需要安装的软件统一写进一个脚本,只安装未安装的部分,避免重复浪费时间。同时也支持远程安装一些工具,例如 superfile

阅读更多

懒猫微服进阶心得(五):使用懒猫微服做Ventoy启动盘

由于经常给别人装系统,所以经常做了一个多合一的系统盘。这今年基本都没用过 windows 了,都是 MacOS + Linux 的组合。但是 Ventoy 本身不支持 MacOS,以前是用 Windows 虚拟机来做这个事情,把 USB 直通进去再烧录。但是最近实在不想碰 Windows,所以想着是不是能在懒猫微服上做这个操作。

image-20250531145017064

下载并解压 Ventoy

1
2
3
4
wget https://github.com/ventoy/Ventoy/releases/download/v1.1.05/ventoy-1.1.05-linux.tar.gz
tar zxvf ventoy-1.1.05-linux.tar.gz
cd ventoy-1.1.05/
./VentoyWeb.sh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