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猫微服实战入门(十):通过 nmtui 设置静态 IP,接入旁路由实现科学上网

日常开发中,我主要使用的是 MacBook 作为主力机。但有些软件、驱动或容器服务必须在 X86 架构环境下测试,这时懒猫微服就是一个很好的辅助平台。然而在一些网络场景下,为了访问特定服务,还需要将这台设备接入旁路由中。

不然我访问 Dockerhub 是这样的,经常会超时,只能用不是很全的镜像站。

image-20250530113416141

群晖等设备提供的图形化网络面板,懒猫微服这类轻量系统没有 GUI,只能使用命令行工具。NetworkManager 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用的文本界面工具:nmtui

什么是 nmtui

nmtui 是 NetworkManager 的 TUI(Text-based User Interface)组件,界面类似简化版 GUI,操作简单,功能却很强大。通过它,我们可以方便地完成以下配置:

  • 选择并连接网络设备(有线或无线)
  • 设置 手动 IP 地址
  • 指定 网关DNS 服务器
  • 管理 路由策略
  • 开启或关闭 DHCP 自动获取功能
阅读更多

懒猫微服实战入门(四):完全DNS访问,和本地代理冲突了怎么办?

刚拿到懒猫微服的时候,了解到这个机器完全使用 DNS 来访问是很吃惊的。拒不完全使用经验,大概是机器里部署了一套私有的 DNS server,然后广播到整个局域网。而公网上的则是 heiyu.space,通过 whois 查看,公网的 domain 是在腾讯云购买的。

image-20250513092022572

所以应该是两套的解析结构,局域网访问的时候,就先用机器部署的私有 domain 进行解析,如果使用流量或者在外边,就是走互联网上 DNSPod 的解析记录。这个结论属于猜测,因为很多公有云也确实四这么做的,一个公开托管的 domain 用来互联网解析,一个 VPC 内的 private domain 用来解析 VPC 内部的地址。

懒猫微服和传统的 NAS 又很大的不同,如果作为小白玩家可以很快上手,当做 Sass 服务来用。但对于专业玩家,总有一种技术的强迫症,总用抽丝剥茧,从 Saas 一点点解析到 Iass,然后一点把懒猫编程能够公开访问的私有云。

比如网络。可以通过 dig 或者 nslookup 来解析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