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好久,还是有必要把软路由从 All in one 中分离开,基于性价比的原因,看上了这款 Cudy RT3000,相对于 400 价位的 MT3000 而言,内存只有 128M,而且没有风扇,不过也已经足够了。
据说是出口转内销,不过我的这个是纯中文版本。成品长这样,和 MT3000 很像 。
想了好久,还是有必要把软路由从 All in one 中分离开,基于性价比的原因,看上了这款 Cudy RT3000,相对于 400 价位的 MT3000 而言,内存只有 128M,而且没有风扇,不过也已经足够了。
据说是出口转内销,不过我的这个是纯中文版本。成品长这样,和 MT3000 很像 。
最近由于 ipad 随航经常卡断,导致体验直线下降,有如下几个怀疑:
就说咱对于国产的偏见,以及小米路由器频繁抽风挂后台,还有小米的生态做的稀烂,在和客服人员沟通后得到了模棱两可十分不专业的回答之后下定决心把手边的小米 4A 刷成 OpenWrt,毕竟对于爱好者而言,客服就是半路出家的半吊子,毕竟解决不了问题咱就迁走嘛。本身是资深软路由用户,刷机也没啥成本。
硬路由宽带叠加作为临时解决方案,目前只有 AX5400 和 AX9000 支持,并且只能是不同的运营商。
高级设置 -> 其他 -> 双 WAN 设置